在现代医学中,特发性震颤往往被认为是神经性疾病,治疗上多以控制症状为主。然而,在中医看来,特发性震颤的发生与人体的精血亏虚、风阳内动密切相关,尤其是肝肾阴虚、气血不足,更是引发肢体颤抖的重要原因。在过往的临床实践中,很多特发性震颤患者,其病症不仅仅是震颤,更是身体内在精气亏虚、脏腑功能失调的外在反映。
案例介绍
去年,田卫东医生接诊了一位女性患者,60岁,双手颤抖,左手明显,写字、拿东西困难,且日益明显,尤其在精神紧张或疲劳时,抖动加剧。
刻诊:
腰膝酸软、耳鸣眼花、记忆力减退,容易心烦易怒,眠差,舌红少津,脉象细弦。
经仔细辨证,田医生判断患者属于颤证,证型为肝肾阴虚、虚风内动。随着年龄增长,肝肾精血逐渐亏虚,阴虚则阳亢,虚风内动,上扰清窍,便会出现头部抖动的症状。《黄帝内经》有云:“诸风掉眩,皆属于肝。” 肝肾阴虚,无以涵养肝木,虚风内动,便会引发震颤。于是,给患者开出方子:熟地黄、山茱萸、山药、枸杞子、菊花、白芍、钩藤、僵蚕、全蝎、甘草。
展开剩余43%患者看到方子,有些疑惑地问:“这些药材能止住我的手抖吗?要不再加点?西医说这个病很难治。” 田卫东医生向她解释道:“你的手抖根源在于肝肾阴虚、虚风内动。这个方子以滋补肝肾、息风止痉为主要治则。”“方中熟地黄、山茱萸、山药、枸杞子滋补肝肾之阴,充养精血,从根本上改善阴虚的状况。菊花、白芍平肝潜阳,缓和肝阳上亢之势。钩藤、僵蚕、全蝎息风止痉,祛除内动的虚风,从而减轻头部抖动。甘草调和诸药,使药效更好地发挥。”
结果怎么样?
患者服用2个疗程后,双手均较前减轻,睡眠好转,但仍感腰膝酸软,耳鸣时有发生。调方时,加入龟板,以增强滋阴潜阳之力。又服药2个疗程,患者自觉手抖明显减轻,比治疗前好多了,精神状态很好。又坚持服用一段时间后,手抖消失,写字、持物基本无碍,生活质量显著提高。
发布于:北京市